《上海兵创业·上》:一本书还原真正的创业生活
《上海兵创业·上》是一部长篇小说,分为上、下两部,此为上部。本书讲述了一名来自上海的退伍老兵创业的故事。书中主人公姬季远带着十四个人,来到了最穷的东湾村。在这里,他们展开了波折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故事。
本书作者傅忞,男1949年出生于上海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。1968年作者应征入伍,1974年复员。在部队从军期间,曾获三等功两次、空军科研成果一等奖一次。2005年至2014年,先后任“上海铝业行业协会”理事长、“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轻金属分会”副理事长、“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”理事、“上海门窗协会”副理事长。平生获奖约四十余项,撰写专利近五十项。2008年获“上海市质量金奖”。此外,还曾获“徐光启科技奖章”金质奖一枚、银质奖两枚。现为中国铝加工行业著名专家,被誉为“中国的微通道铝扁管之父”。
创业题材的作品不少见,大都为“方法论”或“奋斗史”。这类作品在理论和精神上给予了读者一定支持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《上海兵创业·上》以小说的形式讲创业,还是比较新颖的。书中通过主人公的创业故事,呈现了创业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,让我们感受到创业的困难以及商海里的复杂。
对此,书中一开篇就将这些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。比如主人公姬季远带着一众人建厂房,260万元的贷款很快也给批了下来。还没来得及高兴,就因为“宏观调控”,200多万的贷款说没就没了。姬季远想尽了办法也凑不到如此多的钱,无奈之下,只能自己造重达千吨的挤压机。
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以为作者要给主角“开挂”了,但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并没有给姬季远赋予主角光环。而是为他安排了最艰难险阻的道路。姬季远用数以百计的不眠之夜,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艰难险阻,最后成功地造就了千吨挤压机。此时一米八身高的他,瘦得只剩一百一十二斤了。可以说,姬季远用血肉铸就了自己的工厂。
对故事来说,这或许不够富有“传奇色彩”。但对创业来说,这足够还原。书中对困难的描写可能会“劝退”很多创业者。但正是姬季远艰难的创业历程,才让读者对创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;同时,也向我们传达了不畏困难、坚持到底的创业精神。